数字高清监控行业逐渐走向开放和融合!
来源:牧原电子 编辑时间:2013-12-29 19:25:45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视频监控行业今后五年年仍将保持增长,全球增长率约为12~15%,中国地区是20~30%。随着网络高清监控的逐渐普及,行业增长更加快速、竞争加剧,几大龙头厂商在挟持着技术与制造的双重优势,会持续表现突出。
大型数字高清管理平台软件作为大规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其主要的作用是进行系统管理、维护和满足业务应用,管理平台软件通过完善的、灵活的、可伸缩扩展的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向用户提供不同的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安全防范管理应用的服务工具。
安防的行业化发展与平台软件是紧密分不开的。无论在安防系统中选用了怎样先进的设备,最终还是要通过软件来向用户提供最直接的安全管理服务和业务流程界面,没有一套好的软件,再好的设备功能和性能也是无法很好发挥作用的。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未来数字高清监控行业将逐步走向开放和融合
一、系统融合
作为一款平台软件在系统融合性方面的处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设备产品的融合。多采用设备开发SDK,或者是业界通行的ONVIF、GB28181网络标准接入协议,在平台接入网关层将此设备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消除设备差异性对用户的影响。其次,是对系统的融合。再者,是对数据库的融合。比如电子警察系统跟非现场出发系统的对接,经过数据库,打通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交换。
不同于综合、集成等,它更加强调的是产品跟产品之间、系统跟系统之间合作的无隙性,内部信息的共通性。主要针对当前各“孤岛系统”的二次集成建设,或者对多种不同品牌、类型的设备的协议接入、一体化的管理,不仅仅是设备、产品、系统的堆叠。
二、数据开放
截止目前整个数字高清监控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在逐步进行之中,尤其在公安大联网的推动下,比如浙江省的db33,国家公安部的 gat_669,乃至现在公安部一所最新出的28181等,对国内安防系统平台建设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建设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目前“28181”标准体系已经对全国相关厂商的设备及平台产品进行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并给予检测合格报告。数字高清监控平台软件产品在能够有效融合其他厂家的设备、系统、数据之后,断不可少的就是平台本身的开放性,平台让其他的系统兼容或集成的能力。针对开放性的要求,行业多有涉及平台第三方接口、平台控件、平台SDK以及平台标准接入协议规范等。安防的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做得不是太好,前三种方式都还是停留在各自为政、各家做各家的,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对开放性有好处,但还不能做到一劳永逸,全国乃至全世界通用,只能一家一家地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三、数据挖掘
在整个安防系统平台上主要运行着两类数据,一类是结构化数据,主要是平台自身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程序员设计好数据结构的数据;另一类,是非结构化数据,狭义理解就是视频、图像数据。视频和图像是数字界数据量最大的两种数据格式,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这两种数据,是今后安防行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结构化数据,目前在安防平台软件产品上已经普遍出现了对此类数据的数据统计、分析及简单地自动处理。如统计用户登录次数、设备断线等等,有了初步的运用。
而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应用、处理,目前我们更多地是把它归属到智能分析的范畴。平台软件的智能化业务也是当前安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现在应用比较成熟的有:车牌智能识别、智能行为分析(包括绊线、越界)等;人脸识别等则是技术预研热点,市场投放应用则尚显不足;视频分类检索及视频浓缩摘要等技术则是公安接下来的应用重要方向。另外,还有系统免维护方面的智能应用技术,一些有实力的厂家也正在钻研中。